第(1/3)页 他们这些文官,肯定有人比较仁慈。 但不多。 他们只能要求自己的人,可以做到不对百姓那么狠,至于其他地主的事情,一般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。 其实很多文官的背后,和地主都有着某些关系。 凌汉的话,让他们沉思。 在想到底对,还是不对。 既然想不明白,暂时谁也不开口了。 刘三吾说道:“这是对百姓好的事情,当然要赞同,百姓从元末到现在,才能有过上好日子的机会,他们以前还是太苦了。” 李焕文问道:“那么两位大人,对天下为公、官绅一体纳粮等,又如何看法?” 凌汉肯定道:“自然不支持!” 到了强制地租这一步,算是他们的极限了。 如果继续下去,就是把读书人的特权,给剥离得差不多。 以后还有人,愿意读书当官吗? 刘三吾说道:“不赞成。” 看到他们还是有底线的,所有官员稍稍松了口气。 他们多么担心,文官当中,又要多了两个叛徒。 不是叛徒,那就行了。 刘三吾说道:“明天早朝,我来提醒殿下,暂缓吧!” 好像强制地租这件事,已经没办法反对,也不容反对。 可以做到的,最好的结果,就是暂缓。 李焕文等坚决反对一切的人,暂时无话可说。 毕竟这件事的道德高度,又随之被提高了,如果他们还要叫嚷着反对,还是文官吗? 还要读书人的颜面吗? 读书人,最好面子了。 他们的聚会,很快便散了。 刘三吾回去后,开始准备,明天早朝上奏的事情。 他对朱允熥的感觉,还是比较复杂的。 一方面认为朱允熥做的很好,有些事情,真的是为国为民,另一方面又反对朱允熥的很多主张,认为做得很不对。 刘三吾的心里,把朱允熥和朱允炆对比。 其实最听话的还是朱允炆,是他们文官心中,最合适的未来皇帝。 “但如果真要为国为民,还是现在的皇太孙殿下。” 刘三吾心里嘀咕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