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赴省·谈判桌上的火与冰-《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省城的迎宾馆会议室,红木长桌擦得能映出人影,桌上的白瓷杯摆得笔直,像一排肃立的哨兵。

    我坐在桌尾,指尖摩挲着口袋里的霜花-丙晶体管,铝壳冰凉,却抵不住掌心的汗——这是我第一次以

    “项目合伙人”的身份,与省革委会、电子办、军工处的人正面谈判,桌上的每一句话,都关乎霜花未来的走向。

    杜组长坐在主位,手里捏着一份项目计划书,封皮印着

    “国家重点项目——霜花半导体扩建方案”,他推了推金丝眼镜,目光扫过全场:“今天请各位来,是想敲定霜花省分厂的合作细节。沈墨同志,你们提出的‘自主建炉、自主管技术’,省里原则上同意,但有个条件——分厂的军工订单,必须优先满足,产能要达到每月五千只,怎么样?”我抬头,迎上他的目光,声音平稳:“每月五千只没问题,但我们要配套的资源——高纯硅料优先供应,光刻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审批,省里得帮我们推进,还有,分厂的安保必须由我们自己负责,外人不能随意进入生产区。”话音刚落,军工处的李处长就皱起了眉,他放下手里的茶杯,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

    “当”的脆响:“沈同志,是不是太苛刻了?安保交给省里的保卫科,更专业,你们只管生产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。”我摇头,从口袋里掏出那只霜花-丙,放在桌上,

    “李处长,你看这晶体管,它的栅极宽度只有2微米,光刻精度差0.1微米就会报废。生产区要是随便进人,带进去的灰尘、静电,都可能让一炉晶圆全毁。我们半山雪厂和县城生产线的安保,都是自己人,从来没出过岔子,省里要是信不过,这分厂宁可不建。”顾骁坐在我身边,适时开口:“李处长,霜花的核心技术藏在工艺里,不是图纸能带走的。让他们自己管安保,也是为了保护技术不泄露,对国家、对省里都好。”会议室里陷入沉默,只有空调的冷风

    “呼呼”吹着,桌上的白瓷杯壁渐渐凝出水珠。杜组长手指敲着桌面,半晌后突然笑了:“好,安保的事,听你们的。但硅料和设备审批,省里只能尽力,国外对我们搞技术封锁,进口光刻设备怕是没那么容易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有办法。”我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,推到桌中央,

    “监狱里的陈曦博士,以前研究过‘土法光刻’,用国产的光学镜片和感光胶,能把精度提到1.5微米,虽然比进口设备慢,但不用依赖国外。我们只需要省里批一笔经费,建一个光学实验室,就能自己造光刻台。”林静的虚拟身影突然在我身边闪了一下——我提前开启了监狱投影权限,只让杜组长和李处长看见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