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知己的初遇-《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苏晚晴没有回应他的问候,目光落在地面被他划出的纹路的上,眉头微蹙:“此阵乃先祖所设,虽不精妙,却也传承了百余年,引灵聚气,护佑一方草木生长。阁下不过看了两眼,便断言其效率低下,未免太过轻率。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依旧清冷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:“阵法之道,重在顺应天地规律,而非强行改造。你所言的黑曜石聚灵核、螺旋刻纹,看似合理,实则违背了灵气自然流动的特性,只会适得其反。”

    林舟闻言,非但没有动怒,反而来了兴致。穿越至今,他接触的要么是固守传统的村民,要么是只知遵循祖制的老者,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能听懂他的“技术点评”,甚至能针对性地提出反驳。

    他看着苏晚晴眼中纯粹的探究,那是对“技术”本身的较真,与那些因循守旧的质疑截然不同。这种感觉,就像是在陌生的世界里,突然遇到了懂行的“同类”。

    “姑娘此言差矣。”林舟嘴角勾起一抹久违的笑意,这笑容不同于面对村民时的温和,也不同于推行堆肥法时的坚定,而是带着一丝遇到对手的兴奋与畅快,“顺应规律固然重要,但优化结构、提升效率,才是阵法实用的关键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阵法中的青石凹槽:“姑娘请看,这些凹槽浅而宽,灵气在其中流动时,与空气接触面积过大,逸散速度远超汇聚速度,这就像用破了洞的木桶装水,再怎么加水也存不住。”

    接着,他又指向九棵松树:“九宫布局的核心是均衡,可这九棵树间距相差最大者足有两丈,灵气在传导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强弱不均,就像电路接触不良,能量无法形成闭环。”

    苏晚晴眼神一凝,下意识地顺着他的手指看去。她钻研此阵多年,一直觉得阵法聚灵效果不佳,却始终找不到关键症结。林舟的话虽直白,甚至带着几分“工科生”的直白,却精准点中了她长期困惑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灵气并非水流,也非你口中的‘电路’。”她很快回过神,反驳道,“灵气无形无质,需以柔克刚,而非用器物强行约束。黑曜石性烈,极易扰乱灵气纯度,螺旋刻纹过于刚硬,会阻断灵气的自然循环,你这套理论,根本行不通。”

    “行不行得通,不是靠嘴说的。”林舟眼中光芒更盛,从矿石样本袋里掏出一块黑色碎石——正是前两日捡到的黑曜石碎屑,“姑娘若是不信,我们可以做个试验。取一小块黑曜石置于阵眼,再将东侧那棵松树的刻纹改成半螺旋状,看看灵气留存是否能提升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我并非要否定先祖的思路,而是在其基础上优化结构。就像盖房子,根基是好的,但梁柱不够坚固、屋顶不够严密,自然遮不住风雨。阵法之道,本质也是‘系统工程’,讲究的是各个环节的协同效率。”

    “系统工程?”苏晚晴挑眉,这个陌生的词汇让她生出几分好奇,“你究竟是何人?为何会懂这些?”

    林舟笑了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将黑曜石碎屑递了过去:“我叫林舟,只是个想找些矿石改良农具的村民。至于这些道理,不过是些‘优化效率’的笨办法。姑娘若是愿意一试,咱们或许能让这百年老阵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